赢达娱乐平台

这位老寿星笔下的大写意荷花,充满拙趣!

图片

在当代中国大写意画坛,崔子范享有“老寿星”的雅号。这一称呼,不仅是对他长达九十七载艺术人生的崇高礼赞,更是对其笔墨间所蕴含的生命真味的精妙概括。他笔下的大写意荷花,宛如一池永不凋零的夏荷,将齐白石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”的写意精髓,转化为淳朴天真的生命颂歌。

崔子范的荷花世界,是对传统大写意绘画的大胆解构与创新重构。他没有沿袭文人画中常见的清冷孤高风格,而是把齐白石“红花墨叶”的设色理念提升到全新的高度。他用朱砂点染荷瓣,看似如同稚童的笔法,却暗自契合“浓破淡”的墨法精妙之处;泼墨荷叶常以大笔豪迈横扫,在枯与润的相互映衬中,蕴含着阴阳变化之道。这种回归本真的艺术语言,正如他自己所言:“要让笔墨像老农锄地,看似笨拙,实则力透纸背。”

图片

崔子范《荷塘清趣》

在《荷塘清趣》这幅作品里,崔子范展现出独特的时空观。画面仅选取三枝荷花:一朵盛放如冠冕,两朵含苞待放,墨叶如伞般斜斜倚靠,仿佛将荷塘最生机饱满的瞬间永久定格。

这种极为简洁的构图,暗合《周易》中“三生万物”的哲学思想,让观者于画面的空白之处,似乎能听见雨打荷叶的美妙天籁。他常说:“画荷要画出水气,画出荷塘里的风声。”正是因为对生命律动有着如此敏锐的捕捉,他笔下的荷花才超越了单纯的物象描绘,升华为天地精神的承载。

图片

崔子范的艺术人生,完美印证了“画如其人”这句古老的箴言。到了晚年,他笔下的荷花愈发拙朴纯真,朱砂的运用愈发浓烈纯粹,就像老寿星返老还童的生命状态。他将一生的艺术修为凝练为“意到笔随”的超凡境界。

在《秋塘》中,残荷枯梗以篆籀笔法绘出,斑驳的墨色中,金石般的风骨清晰可见。这种“衰年变法”并非是技巧的炫耀,而是历经沧桑后的生命深刻顿悟,正如他所说:“真正的艺术不在笔尖,而在心尖。”

图片

在机械复制盛行的时代,崔子范的大写意荷花就像一剂警醒世人的良方。他运用最质朴的笔墨语言,揭示了艺术最本真的奥秘——只有将生命体验融入笔端,才能让简单的点画拥有直击人心的力量。

这些在宣纸上永恒绽放的荷花,既是画家对天地大美发出的礼赞,也是一位历经一个世纪的艺术赤子留给后人的精神瑰宝,时刻提醒着我们:真正的艺术,永远是生命真味的自然呈现。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